最近几天,一部《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唐山大地震发生距现在34年了,可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可能都有一些印象: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地光闪过,大地颤动,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毁于一旦。23秒的地震带来了什么?242419人丧生(包括天津等受灾区),36万多人受重伤,70多万人受轻伤,15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儿4204人,城乡民用建筑被毁率达95%,数十万和平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这个真实事件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现在重提唐山大地震,对人们感情的冲击,是难以估量的。《唐山大地震》拍摄中,有一些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群众演员,勾起了他们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揭开了他们逐渐愈合的伤疤,不禁假戏真演,悲伤无法自制,其情其景,真是令人动容!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我不到20岁,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那时,没有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很少,没有互联网,电视也没有普及,社会信息传播没有现在这么便捷。生产队里的报纸只有《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孝感报》,当然我自己还拥有一台半导体飞机,听听新闻,欣赏歌曲等。我只知道当时地震发生后过了一两天的时间才有正式的消息。唐山发生大地震,北京有强烈的震感。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中央领导当时不清楚发生地震的具体地点,只知道当时的媒体宣传说,是唐山市开滦煤矿唐山矿的工会副主席李玉林冒着生命危险,驾驶一辆矿山救护车开到北京中南海向中央领导报信说“唐山没了”,当时的一位中央领导说,李玉林同志,你回去以后,告诉唐山的灾区人民,不管地震灾害有多严重,我们有党中央、有毛主席的领导,多么大的灾难我们都能战胜。回去你记着,不管缺什么少什么,需要什么直接给我打电话,要什么给什么。我每每读到这一处的时候,几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感觉到那是受难的儿女向祖国母亲的诉说,怎么不令人激动万分呢?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那两天,我们的生产队正在收割水稻,我跟大家说,我听说唐山发生大地震了,因为我听到“美国之音”的广播说,中国的唐山发生了地震,虽然“美国之音”对灾情说得不很具体,但有一句我记得很清楚,那就是“中国的唐山从地球上消失了” !要知道,这是在我们的媒体还没有正式报道唐山大地震的事。随后才有我们官方的正式报道,诸如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人民解放军开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等等。
其实,唐山大地震发生的1976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来说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又离开了我们;7月28日,发生唐山大地震;9月9日,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这三位伟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先后离去,怎么使我们中国人民悲痛万分呢?令人可喜的是,10月,迎来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再后来的1978年12月,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记得当时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关于地震的谣传并没有停止,有些还来自官方,我们当时的生产队就被要求,每一个生产队要有专人值班,一有情况,就应该迅速通知转移群众。我当时就是值班者,我们准备了一面大铜锣,准备一有情况就敲锣,让群众尽快转移,这种值班延续到毛泽东主席去世后就自动停止了。事后才知道,毛泽东主席去世前后那一段时间,正是中央同“四人帮”斗争的关键时期,我们下面的预防地震,其实也有政治斗争的含义,当然这是事后分析的,说明当时既有天灾也有人祸!
事隔32年后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爆发。在全国的抢险救灾队伍里,唐山人成为最特殊最踊跃的一支。我想,唐山人最清楚地震的厉害,最懂得救援的重要,当然也最懂得感恩!据说,《唐山大地震》中的也有汶川大地震的情节,这当然是艺术家的创作。但是,我想有必要从我个人的角度,把两次大地震作一个简单的比较。首先是“快”,是在极短的时间,几乎全世界都晓得汶川发生大地震了。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正是我们的学校下午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正在上班的路上,走到教学区的时候,只看见学生们都跑出了教室,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们说“教室在抖动”,可能是发生地震了!接着我的电话响了,正在江西出差的妻子打电话来了,问是不是“武汉发地震了?”我说,我们这里有震感,但是还不清楚是哪个地方发生地震了。过了一会儿平静了,学生回到教室,我也到办公室,马上打开电脑,网上显示的信息是四川的汶川发生地震了,这个时候距离地震发生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因为当时股市正在交易,当时我还买了一支股票呢。可以简单地说,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消息的传播有快与慢的区别。当然,汶川地震消息传播的“快”是与社会条件分不开的,如移动电话、互联网的普及,再加上政府的行政理念的转变等等。其次是“广”,汶川大地震是开放式救援,不光欢迎全国各地救援,也欢迎国际社会的援助。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就有几支其他国家的救援队,各种媒体每天及时通报国际社会如何援助汶川灾区。这在唐山大地震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我的印象中,唐山大地震主要是依靠人民解放军实施救援的,据说那个时候我们不欢迎国外的救援队,也不要国际社会的各种援助。可以简单地说,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的救援有开放式与封闭式的区别。第三是“实”,也就是对灾情的报道“实”。汶川大地震对灾情的报道,包括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这在唐山大地震时是无法想象的。我记得,唐山大地震发生很久后,我们才真正知道,唐山地震的伤亡情况。可以简单地说,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的宣传有实与虚的区别。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把汶川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并不是为了褒一个贬一个,而是作一个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比较分析。实际上,美国人所说的“唐山从地球上消失了”,但经过若干年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唐山人民的艰苦奋斗,一个崭新的唐山市不是已经建起来了吗?同样,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更科学更规范更高速!而今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遇难者超过2200人,青海玉树的重建也已经全面展开……这些都说明什么?说明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国力强盛了,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就像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大地震现场所说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唐山大地震》还没有在全国正式公映,有人就已经开始争论《唐山大地震》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影片了。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灾难片,但是又有人反对,说《唐山大地震》不是灾难片。《唐山大地震》是灾难片怎么样?不是灾难片又如何呢?美国的好莱坞影片不也有一些拍得非常好的灾难片吗?《泰坦尼克号》、《世界末日》、《天地大冲撞》、《后天》等等,要说这些都是灾难片。这些灾难片,有些是描写历史上人类曾经的灾难,更多的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会遇到的灾难。这些灾难片,启示人们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灾难,这又有什么不恰当的呢?因此,一部电影的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内容。描写灾难的电影并不可怕,只要它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就好。因此,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论《唐山大地震》是不是灾难片的问题。
一般说来,灾难过后人们是不愿意再谈灾难的,而把灾难拍成电影更是会勾起人们痛苦的回忆。我想,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上映,绝不是为了再现灾难和悲壮,而是说明虽然世界有灾难,但人间有真情!启示我们怎样坦然面对灾难,怎样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让死者安息,让生者生活得更加美好!
唐山大地震过去34年了,我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早已跨入中老年的行列,关于唐山大地震也许会逐渐淡忘,但一看到《唐山大地震》电影上映的消息,立马勾起我对唐山大地震的点点记忆,忍不住写下了这些文字。作为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没有亲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特别想知道那部电影是如何反映唐山大地震的。因此,我特别想看看电影《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别让我失望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