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在这个时代最耀眼。商家为了打响牌子不惜代价,一掷千金。他们知道,造就了名牌,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名牌在几乎所有人眼中蔓延着,衣食住行无所不及。名车、名表、名服饰、名月饼……一切能让人听到的看到的都是让人眼花的顶级名牌。
在名牌盛行时代,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名牌崇拜。在艺考的大军中,无数考生都有着自己的或者承载着父母的明星梦。道听途说也好,事实证明也好,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要实现明星梦,首先得要实现自己的名牌大学梦--上一所有名的艺术院校。于是,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那些明星辈出的艺术院校就成了众多考生追逐的对象。有梦想,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当万人瞩目的歌星、影视明星、金牌主持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即使现在整个高考录取比例较以前翻了几番,但在艺考的路上,随着报考大军越来越庞大,考生的竞争反而比以前更激烈了。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对不少考生来说,艺术本来是一种爱好,也确实为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但随着影视媒体造星运动的持续爆发,成名似乎越来越容易,父母的期望也随之增大。很多考生和家长“合谋”做起了明星梦,继而做起了名牌大学梦。
每年看到北京电影学院等一些名牌艺术院校前排着长蛇一样的报名队伍,看着孩子们的娇弱身体和父母们的疲惫眼神,我们只能叹息--究竟有多少孩子可以进入这些学校。我的一个叔叔,他已经连续两年两次陪自己的儿子在北影的大门前排队报名了。他说,孩子每年只差一点点,再准备准备再努力努力明年肯定可以的。以他儿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报考其他学校,问题应该不大。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报另一所学校。他说孩子上不了清华北大,那就要上个艺术类的名牌大学。他儿子跟他的想法差不多。我只好把劝阻的念头咽了下去。我不知道他今年还会不会陪自己的孩子去北影排第三次队。
当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时,我们能不能去改变一下自己呢?比如说,别真把考上一所名牌艺术大学当成终生之志。即使你真上了北影中戏中音,也不能证明全部。大学四年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不是阶层划分。我们都知道,当李宇春在四川音乐学院上大学时,张靓颖还在酒吧唱歌,最后她不一样站在了超女的最后舞台。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去成为一个明星,我们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那就是一件很快乐幸福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明星,也并非所有明星都来自名牌艺术院校。所以,无论是出于对艺术的爱好,还是出于对明星的憧憬,你都不一定非要去考一所名牌艺术院校。
年轻是一个人艺术才华展示的最佳时期。但一些考生执着一个名牌梦,在艺术殿堂的门外迟迟无法迈入,让青春和才华流逝消融在名牌梦中。如果你真的喜欢艺术,真的适合艺术,真的有艺术禀赋,那么早日走进艺术殿堂,让你的艺术才华尽快得到开掘和发挥,才是你最先需要考虑的。
艺考路上,别让名牌梦毁了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