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论坛艺术学习园地

 

 

搜索
学艺网 艺考论坛 舞蹈专业 是追名还是逐梦? 艺考被家长称为“无底洞” ...
查看: 562|回复: 2
go

是追名还是逐梦? 艺考被家长称为“无底洞”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主题
41 
帖子
55 
相册
1 
日志
50 
积分
注册时间
2010-6-25 
1#
波波 发表于 2010-7-19 12: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内地华语娱乐圈能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得益于强劲林立的艺术院校,它们为娱乐事业的欣欣向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张艺谋、陈凯歌、姜文、巩俐、赵薇、章子怡、汤唯……这些“学院派”星星们历经艺考之后一路飞奔,也刺激着无数梦想成功的青年们铆足劲儿冲向艺考,这中间有真正热爱艺术的,有渴望成名、成星的,有图个文凭图个名的……总之,艺考不再只是简单的艺术考试。

3月15日,北电相声喜剧班加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今年新增的专业在各界一度引起极度争议,冯巩、巩汉林、姜昆这些相声界的明星们都应邀做了今年的主考官。目前北电考试已进入三试阶段,据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透露,经过三试和加试之后,今年普通表演班将有180人获得艺术考试合格证。而进入三试的119名相声喜剧班的考生中,至少有60人能过关,淘汰率并不会很高,所有院系的最终发榜时间预计将在3月20日统一发榜。然而与11333人的报名人数相比(去年10670人),淘汰率达到了98%。中国传媒大学今年686个招生计划吸引了18000人报名,淘汰率同样令人咋舌。

辛酸史、潜规则、美女帅哥,所有的噱头都隐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而每年艺考爆不完的料引得媒体蜂拥;考生、家长、学校、艺考培训学校以及媒体,一场艺考的擂台赛在各方发力下被搭建起来了,赛中赛、局中局,在每一年的开年狼烟四起。然而风生水起、草木皆兵的艺考到底考的是什么?考的是谁?谁在背后推波助澜?谁才是真正站在擂台上PK的人?

考生:是追名还是逐梦?

为了使“艺考”更有把握,部分考生采取“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的策略,往往报考10多个院校,于是,不少连续报考多所高校的学生打“飞的”进入“车轮战”。

来自山东潍坊的王知今年报考了六所艺术类院校,她是班里唯一来北京参加考试的学生,她承认选择北电和中戏完全是因为相对高考(论坛)而言,对文化分的要求很低,而且表演考试也相对简单。

“有目的报考一所学校是合理的,如果考虑到中考概率,两所学校是合理的,但是报三所学校就有点不靠谱了,特别是那些报了十几所学校的考生,就非常扯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主任孙振虎老师说道。

葛老师从事艺考培训五年,他告诉记者,“很多学生并非出于喜欢,而是因为文化分要求低,被迫做出这种选择。可是由于高中课程紧张,他们很少看电影,甚至不知道几个导演”。

“我身边的同学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希望成名成星,一类是出于真正的热爱,而后者大概从十二三岁就开始对电影充满了爱好”,中央戏剧学院大四学生韩夏坦言。

当明星赚大钱、一夜暴富的欲望毫无疑问在刺激着许多考生和家长。“听说今年降温了,但在中戏的电影电视系里我没有感觉到,我们的考生质量没有发生特别的变化,来参加考试的基本还是三种,一种是真正喜欢这个专业,文化课也相当好,占10%;一种是喜欢,但文化课不好,占30%~40%;一种是本身不感兴趣,占了50%~60%”,中戏电影电视系副主任何可可老师向记者透露。

暂停一年之后重新招生的北电导演系的情况尤甚,“北电导演系由于去年没有招生,今年招的正好是电影导演方向,竞争尤为激烈,共有1102人报名,招生比例是110:1,报名的孩子更多的依然是做着明星梦的,但对这个行业却并不真正了解”,北电表演系周老师告诉记者。

在何可可看来,艺考的火爆背后原因复杂,“其它行业就业压力大,很多考生把目光投向了影视产业;现在的孩子接触得也多了,受这方面文化影响深,自然产生一些兴趣,但还很盲目;各地中学追求升学率,专门为艺术类考生分班、培训也刺激了这个专业的发展;社会上的艺考培训产业助推,这为成绩差的孩子描绘了美好图景,实际上是给孩子造成了一个假象,但极少培训机构能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审美;与此同时各地高校开设很多影视专业、培训机构,但相当一部分教学质量很差。”

和早期张艺谋带着自己60张精挑细选出来的摄影作品参加考试相比,现在更多的艺考考生并非怀着艺术的梦想。特别是1999年,还是北电学生的赵薇因为《还珠格格》一炮走红以后,北电更是成为无数希望一夜成名的孩子心中的殿堂。“当然这个问题不单是因为学生,考试体制也存在问题”,表演系周老师这样分析道。

诚然,在艺考中的追名行为并非考生之过,这不过是“一个时代的浮躁泡沫”。

家长:艺考是一个无底洞

对于孩子们来说,艺考只是高中三年,甚至不过是考前的短暂培训,艺考更像是一场针对家长的考试,这也为本来就严峻的考试增添了一抹无奈底色。无论是高考,还是艺考,我们都能看见这样一群守候在考场外的家长,他们在考场之外承受着另外一场考试,他们也是考试中另外一道中国式图景。

中国美院杭州地区的考试结束后,有监考老师出门便感叹:“现在的考生水平越来越差,倒是家长的本事越来越大。”

刘媛媛(化名)七岁被父母逼着学习小提琴,通过了专业考试九级,今年她顺利通过了艺考的三关层层筛选,但这背后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甚至连她自己也不知晓的故事。“她不是很喜欢学习小提琴,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只是希望将来对高考有所帮助。”媛媛的母亲向记者摊牌。

这位用心良苦的家长的努力还远远不止这些,“她上高二时我们就来北京,成本花了近二十万。”在记者一再追问之下,刘母透露了这个不为人知的数字。她并不担心这种行为会干扰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些事情都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做的,对她不会有影响。”

对于普通家庭,艺考更是一个无底洞,一般的初级文化课补习费花费1.5万元左右;专业课的集训花费约2万元;专业考试,仅报名费就近3000元;还有材料费、交通费、伙食费等等。而所有的投入却未必能有所回报。韩夏对自己的未来就充满忧虑,“我们有一半的同学都转行从事别的职业,能真正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很幸运。”

在主考老师看来,那些砸进重金的培训对于考试毫无裨益。“胆子大、愿意表现自己是一方面,但如果真正有才华、有素养,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的。即使是将来做了演员,也需要坚持,因为一个演员的创作生命力是一个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就像孙红雷。”周老师这样描述他眼中的艺术人才。

“艺术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如果考生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还是请理智对待。对于从事表演艺术的孩子来说,天赋非常重要,家长们不要把艺考当作终南捷径。”北电张老师发出了理性的呼吁。

社会:是体制也是良知之考

“艺考更多考的是学生的灵气,很多考上的学生不一定努力,但是很聪明。”已经有五年艺考培训经历的葛老师讲起心得体会,“面试主要是考官看你顺不顺眼,第一感觉很重要。”

和高考不同,艺考中主考官打分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王知告诉记者,“在考之前就知道肯定考不上,我们全班同学都知道不找人就不可能进,所以他们连考试都不想尝试。”

“中戏绝对不会将真正有艺术天分的孩子拒之门外。一方面考试科目设计复杂,同时与每个考生接触时间最长。我们无法保证他们的艺术天分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很难保证每个孩子都成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真正有艺术天分的人不会被埋没。”采访中何老师告诉记者。

然而,尽管每个学校都跳出来说自己是公平公正的,但央视新闻调查中对中国音乐学院黑幕的揭露依然堪忧,相较高考,艺考的独木桥存在更多未知,艺考考的,不仅是学生、家长,也是对考试机制、社会体制和公众良知的考验。





赵薇

为什么考生会有这样先入为主的成见?“这种现象不是学校、老师能够改变的,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相信学生心理上不会受到影响,我们表演系的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是最基本的,如果这样的事情都能让他们精神崩溃,心理上承受不了,那他也不适合这个专业。”周老师这样告诉记者。

“我认为媒体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孙振虎老师分析道,“媒体过分追逐爆料,只报现象却忽略结果,不断地推波助澜,而不是正确地舆论监督,报道的伦理判断很薄弱,尽管受众有知情权,但是作为媒体更应该有引导公众舆论的责任。”

像赶大集一样的艺考也催生了独特的艺考经济,其中的艺考培训是众老师所痛斥的对象。“培训机构学出来的东西根本没用,不过是误人子弟,我必须指出这一点,否则很多跌进河里的孩子都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掉进去的。”谈到艺考培训孙老师感慨万千。

假定一件事情是正确的,若一千个人里有一半的人同意,或许坚持起来还很容易;若一千个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个人反对,最后的那个人即便再有良心,或许也只能选择沉默。在艺考招生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的确可能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某些漆黑的真相令考生崩溃,令他们最终放弃,如果说这样遗憾的结果,只能归结于他们自身心理素质不过硬的话,未免有不负责任的推托之嫌。即使艺考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也不等于我们要默认这样的“潜规则”,如果没有人揭露和批评这些黑幕,那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何在?又怎么能断言“这对孩子的心理不会有影响?”真正坏的影响不是他们的心理崩溃,而是默认这样的规则为合理。

艺考不是西天取经,要经历人为的九九八十一难才方见正果,说到底,它首先只应是一种科学的选拔体系,假若在西方艺术体制中,同样出现了不公平竞争的现实,选择中途退出的考生,可能会因其对自我尊严的维护而赢得喝彩,但在中国的中庸儒家思想的教育下,大多数考生只能选择默默隐忍,尽管他们寒窗多年,屡次尝试,甚至耗尽青春。在未来的艺术家心中,如果过早就被迫接受那些阴暗面,他们又会怎样看待现实与理想呢?这同向河道里排污,毒害后代生理健康的做法有何本质区别?艺考之毒,唯有院校、培训机构、考生家长三方达成一致的良知,才能真正得解。

未来:能否考出中国的卡梅隆?

《阿凡达》带热了北电摄影系,今年34个招生计划吸引了900多名考生报考,考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一倍。然而,作为培养中国艺术人才的门槛,艺考是否能选出中国的卡梅隆?

“电影市场有自己的运作模式,包括商业导演的形成、运作模式、电影技术的成熟,这些都不是一个艺术院校能够培养出来的。我们的目的是培养拥有合格艺术素养的创造者,使好的学生变得更好一点,但不能在更好的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因为这是很多综合力量发生的改变。”在何老师看来,卡梅隆在中国的诞生,学校能够承载的功用很有限。

周老师认为我们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们现在的影视艺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刚刚改革开放30年,已经发展得很快了,我们在奋力地跑,但这是一个整体的文化环境,需要共同成长。对表演来说,世界观和思维很重要,我们要开阔眼界,真正提高欣赏水平,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表演。”

事实上,艺考并非唯一出路,周迅、孙俪、范冰冰,还有王宝强,他们并非学院派出身,但一样成为华娱圈一线明星。“在欧洲,艺术人才不仅来源于艺术学院,非常的多元化。我们现在也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我觉得还是要英雄不问出处,要回归民间,要多元化,只有真正商业化和规范化,艺考才不会这么热,而剩下选择学院的才是真正热爱这个专业的人。” 周老师认为,我国的艺术人才选拔范围太过局限、单一。

对于未来,艺考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期待。“在未来艺考会有进一步的增长趋势。但我的理想状态是,希望没有那些培训机构误导考生,同时各地方非专业院校不要胡乱开办艺术类专业;现在中戏的录取率是100∶1,我希望理想的状态是20∶1,我们能在优质的学生里边挑选。”而在孙老师的眼中,未来中国艺考必定能够趋于理性,“我觉得将来艺考不会像现在这么火爆,人们的选择将会偏于理性。”

目前国内艺考的现状或许根本造就不出一个中国的卡梅隆,尽管我们在了解了那些现实、不公之后,还是在努力发出一些理性的、出自良心的呐喊。但中国的艺术院校,受制于其多年来罕见改变的体制,并不能挺身而出,更好地承担起培育创造型人才的责任。个中原因,难以深究,就像那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招生体制与人才素质始终是相互依存的,从单方面不可能根治问题。而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代表了人们对精神领域的最高追求,中国艺考若偏离了这条神圣、纯洁的轨道,掺杂进太多功利因素的话,或许将变得和中国足球一样,成为大众心中永远的切肤之痛。

学院派PK草根派

学院派

赵薇

北京电影学院

考试当天丢了准考证,最后在慧眼崔老师的帮助下补办了准考证,出落成了人见人爱的“小燕子”,她的一夜成名为艺考火爆注入了强心针。

徐静蕾

北京电影学院

一心要考中戏舞美和工艺美院,却名落孙山,后被某导演误认为是表演系的学生的她顺利考入了北影。现在的徐静蕾还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面试招生的主考官。

章子怡

中央戏剧学院

11岁开始学舞蹈,但跳了6年后,她发现自己可能在这行做不了最优秀的,清华北大肯定上不了,当时她听别人说只要长得漂亮,80%都能上电影学院。

陈凯歌

北京电影学院

紧随张艺谋之后考入该校,电影世家出身的他是为寻觅自己的理想而来,这恰好是中国电影翘首以待的人才。

汤唯

中央戏剧学院

学的是美术,两年考中戏的表演系都没能考上,2000年考入导演系,毕业后还是当了演员。

张艺谋

北京电影学院

当时的张艺谋是年值26岁的咸阳棉纺织厂的一名搬运工,考入北电时领的结婚证,毕业时举行婚礼,当年学的是摄影,现在却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大导演。

黄磊

北京电影学院

开始考上海戏曲学院被刷,后来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很顺利,现在也是北电表演系考试的主考官。

草根派

范冰冰

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

可谓星运亨通的典型代表,虽未在艺术科班院校就读,但因上学期间与刘雪华合作拍摄电视剧《女强人》,被相中推荐给琼瑶,1997年参演《还珠格格》之后,演艺之路顺利地发生重大转折。

周迅

浙江省艺术学校

作为艺术感觉良好的中国第一线女演员,未曾受过任何专业的表演训练,不到20岁,这位曾经的“挂历上的大眼睛姑娘”“杂志封面少女”两次被电影导演发掘,如做梦一般地偶然踏入了影坛。

高圆圆

中国工运学院公关文秘专业

2000年接拍了一个在网民中引起轰动的广告,“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这句话让人记住了那个青春俏皮的“清嘴”女孩。接着在2001年参拍《十七岁的单车》并夺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正式开始演艺之路。

冯小刚

北京军区文工团

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后参军,转业后几经周折,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任美工师,由于多年好友搭档葛优的推荐,参加上海电影节,才正式开始了拍片生涯。大导演之路其实全凭自己摸索。

葛优

养猪之后就进了文工团

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学毕业之后,便来到北京郊区插队养猪,25岁时进入了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1984年,很偶然地在《盛夏和他的未婚妻》中扮演一个小角色,未来影帝的电影生涯才初见端倪。

王宝强

嵩山少林寺

出生贫苦的河北农村,8到14岁时在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闯北京,在各个剧组当武行做群众演员。16岁时,被导演李扬挑中,主演独立电影《盲井》,一夜之间蜕变为金马奖最佳新人。

孙俪

上海东方文化学院

从5岁就开始学舞蹈,11岁代表上海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出国访问,后来在部队文工团呆了3年,退伍后参加各种舞蹈比赛,后来在各种电影里跑龙套,琼瑶剧《情深深雨》里就看见过她的身影,直到《玉观音》才一举成名。

Rank: 7Rank: 7Rank: 7

主题
41 
帖子
55 
相册
1 
日志
50 
积分
注册时间
2010-6-25 
2#
波波 发表于 2010-7-19 12:01 |只看该作者

Rank: 7Rank: 7Rank: 7

主题
41 
帖子
55 
相册
1 
日志
50 
积分
注册时间
2010-6-25 
3#
波波 发表于 2010-7-19 12:02 |只看该作者
内地华语娱乐圈能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得益于强劲林立的艺术院校,它们为娱乐事业的欣欣向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
波波 发表于 2010-7-19 12:01 是追名还是逐梦? 艺考被家长称为“无底洞” ... Photo Gallery Online



    wudao.81art.com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学艺网温馨提示: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艺

学艺网精彩推荐 关闭


像明星一样创业?像明星一样出名?这是个机会!

你想改变自己吗?你想出人头地吗?你想一鸣惊人吗?想出名却不知道如何是好?想创业却找到好项目?你有没有远见卓识?你有做大事的魄力吗?你想更快地成功吗?你想到老都这么默默无闻吗?赶紧加入我们的项目吧?这里有你想不到的好项目,这里有你不看后悔的东东?还等什么,马上先睹为快吧?


查看

招生咨询|演员论坛|明星博客|艺考不求人|艺考总动员|艺考论坛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招聘英才 明星博客 演员论坛 网站地图 藏宝图

明星代言 高端培训 在线教育 法律顾问:北京时代先锋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06064098号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107号

GMT+8, 2025-10-15 06:28 , Processed in 0.056946 second(s), 14 queries .

本网站由北京学艺文化中心承办。为做大做强网站,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81968196

广告合作电话:010-81828388 13683139966 (陈老师) 商务洽谈电话:010-81968196

监督投诉电话:010-81968196 13161897008 (张老师) 信息处理电话:13683139966

联系QQ:81182745 353157718(李老师)MSN: star#iflove.com(把#换成@,张老师)

学艺网旗下网站,明星品质,响亮品牌,愿与您携手腾飞,一起共创大业!